"怀仁守道,曜德含光"的出处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7 13:24:44
隐约知道是评价书法的.越详细越好.谢谢.急

来源于《老子》。
  一、怀仁守道
  《老子》中说: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  《老子》还说: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。渊兮,似万物之宗。……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镇之以无名之朴,夫将不欲。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正。
  这两段的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,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,养育了万物也不算是仁慈,毁灭了万物也无所谓残酷。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的,对待百姓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平等,任凭人们自作自息。
  而大道虽然是空虚无形的,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,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不会枯竭。它是万事万物的源头宗祖。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,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。侯王如果能按照“道”的原则为政治民,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、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。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,我就要用“道”来镇住它。用“道”的真朴来镇服它,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,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,天下便自然而然地清静了。
  由此,就可以看出“怀仁守道”的意蕴。心怀仁德是好的,但它不是最高的境界。守住了道,才能获得无为清静。所以,“守道”的境界要高于“怀仁”。
  二、曜德含光
  《老子》中说: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。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成身退,天之道。
  这段话的意思是执持盈满,不如适时停止;显露锋芒,锐势难以保持长久。金玉满堂,无法守藏;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,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。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,就要含藏收敛,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。
  曜德,就是光大德泽,这当然是好的。然而,越是繁盛的东西越是难以保持长久,有盛必有衰。这时候,就要“和其光,同其尘”,及时收敛锋芒,才是长久之道。因此,“含光”又要比“曜德”更加高明一些了。

怀仁守道,曜德含光
心怀仁德,坚守道德规范;德泽广大而内蕴不外露。
是用来形容个人品德修养的

怀仁

1.心怀仁德。 汉 陆贾 《新语·道基》:“圣人怀仁仗义。” 明 吾丘瑞 《运甓记·藩府贺正》:“放雀怀仁,献鸠施惠,翠管银钩辉映。”
2.归服于仁德。《礼记·